——訪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四光
原標題:非遺人的中國夢
我國5000年的歷史,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但是我們不但沒有享譽全球的中國禮物,而且老祖宗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滅絕,燕京八絕等技藝岌岌可危。反觀國外,為什么荷蘭制作木鞋傳統技藝沒有丟失,反而發揚光大,把木鞋的銷售做到了逾千億美元呢?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陳四光認為,中國禮物可以是通過傳統文化技藝用現代設計語言把中國文化元素表達出來,這樣不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中國禮物還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有問題
眾所周知,荷蘭有讓游客喜歡的郁金香、小木鞋,法國巴黎有香奈兒的品牌風靡全球,這已經使得中國禮物生產商艷羨不已,但面對龐大市場卻又不知從何下手。荷蘭是“低洼之國”,全年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幾乎一半的土地浸泡在水中,這使得荷蘭人在500多年前就發明了木鞋。現在木鞋是荷蘭的“國粹”,是民族風俗文化的縮影,木鞋為荷蘭創匯已逾千億美元,成為饋贈各國元首、政要的珍品和游客去了必買的紀念品。北京也要有這樣的禮物出現。“雖然我們歷史文化豐富,但是國人和國外友人來到故宮、天壇,不知道買什么回去、哪些禮物象征著中國文化,而且商家也不知道賣什么,我們是有燕京八絕,但現在這些老物件已經遠離了年輕人的視線,復雜的工藝做出來的古香古色的珍品已經引不起年輕人的興趣,是我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出了問題。”陳四光表示。
基金會幫助非遺技藝走向市場
中國也有像荷蘭小木鞋那樣承載自己民族文化的載體,比如說瓷器。中國有瓷國之稱,英文China,既是中國,也是瓷器。瓷器是中國最先發明的,東漢初年就已經出現了真正意義的瓷器,中國的陶瓷是科技和經濟文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既是物質產品,又是精神產品。
瓷器制作工藝是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瓷器上雕刻龍、鳳、牡丹,顯得奢華大氣,但是陳舊的帶著以往皇家氣派的“仿文物”已經無法激活年輕人的審美感覺,“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市場,需要有個環節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設計環節”。陳四光認為,現在的設計人員不知道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設計什么,那只有一個辦法,直接去市場,問問不同層次游客需要什么,什么設計元素才能打動他們的內心。“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將會扶持設計人員做市場調查,把設計人員對接給企業。”
據了解,荷蘭的木鞋從設計到制造實現了電腦化和自動化,電腦里儲存的鞋樣顏色和鞋面雕刻的花紋可以千變萬化,從電腦里可以調出成千上萬不同的款式、型號、色澤和花飾的設計圖樣。
北京有3000多家工藝美術企業,有5000多家旅游商品商家,但是這些廠家大多是勉強有些利潤,有的面臨倒閉,工藝美術旅游商品在減少。陳四光認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從設計入手,幫助他們開拓銷售渠道,從而走向市場。” 陳四光舉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的研發需要細分市場,比如說京彩瓷,有的可以做商務禮品,有的做政務禮品,有的做收藏品,有的做旅游紀念品。“如今‘80后’、‘90后’的小孩對現在京彩瓷的器型沒有感覺,需要從設計入手,改變器型,可以把喜羊羊等當代時尚元素加進去。”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為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受眾所喜愛。打健康牌,可以做老年瓷、嬰兒瓷,無鉛,高溫下無污染。可以走高檔路線,延伸產業鏈條,把名畫刻在瓷上,“設計打動人心才有市場”。陳四光表示。在做市場調查時,以“北京女孩喜歡什么樣的瓷,北京老爺子喜歡什么樣的瓷”等為相關主題進行調查,進行市場細分產品設計。
打造中國非遺傳承中心
據了解,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于今年4月18日成立,理事長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這在北京文化界乃至全國文化界是屈指可數的大事。“這是全國第一個公募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北京有3000多年的歷史,800多年建都史,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珍視,把它傳承下來,這是基金會的時代使命。”陳四光表示,基金會的首批會員規定不超過15家,現在已經有文化部、國資委所屬資深人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業界的龍頭企業參加。
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不少瀕臨滅絕,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但政府只能是引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需要在政府、企業、科研機構之間搭建橋梁,共同推進,“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剛好承擔了這個角色”。陳四光認為。
北京非物質文化發展基金會自成立以來,設立古典家具專項資金,將資助十個古典家具制作大師。另外將設立中華民族大舞臺,以北京為龍頭,把全國非遺集中起來,請專家做評審,最優秀的前三名評出來給予支持獎勵,并常年在北京固定的舞臺演出,讓國際友人隨時領略中國原生態歌、舞、音樂的魅力。
“基金會不久將打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幫助非遺人圓中國夢。”陳四光透露。據了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選址工作已經開始,將采取向游客收取參觀門票的方式,建立專門的非遺商品售賣區域,幫助非遺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獲得經濟收入,從而解決非遺生存和傳承的問題。將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展示的形式固定展出,同時以流通交易的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流通,將文化、旅游與非遺傳承相結合,使其良性循環發展。
免責聲明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信息之目的,其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逐一和版權者聯系,若所選內容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本網供大家瀏覽,請及時用電子郵件通知我們,以便即時刪除,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主辦單位:智庫園(北京)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569號 備案號:京ICP備10020766號-2